关于写作
2020-12-26

先谈些其他的

    如果要我按照激发写作欲望的程度来给码字工具排一个顺序,那应该是——笔 > 实体键盘 > 虚拟键盘。

    正如我所说,一支笔绝对是激发创作灵感的绝佳工具。不管是什么笔,只要你握住它或冰凉或温润的身体,总有一种莫名想要挥洒它的血液的感觉。如果这时你的身边恰好有一张空白的纸,那真是再好不过了,这两者的相遇会使你的脑海里立刻蹦出一些字。不管是否有意义,尽可能的写出来这些字,那么很可能一首散文诗便有了开头,剩下的就好办了——你只需要保持这种专注直到你觉得应该停止——通常这个时间由你的体力决定。所以我的很多读书笔记都是先用笔写下来,再用键盘誊到智能设备上,毕竟发表给除我以外的任何人看,都需要网络媒介。

    然而你可能每天早上都会在出门右转的早餐店就着一碗豆浆解决掉两根油条并用智能设备结账,但拿一支笔一张纸把这顿饭吃了什么付了多少钱记下来保存在账本上这件事相信很少有人愿意做,所以随身带一支笔并不会比一部智能手机更让你觉得有安全感。在不得不用智能设备码字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实体键盘。人类最喜欢做的事是控制,最讨厌的事是发现自己的控制没有效果。简单说来,你肯定不想骑着单车下坡的时候发现刹车是坏的。

    实体键盘致力于让你的每次操作都拥有舒适的效果反馈。你的每次按压都有回弹,每次敲击都可以让显示器里的内容发生变化,这些都可以说明一件显而易见的事:你在控制着它。这满足了人类心底隐藏的基本欲望,所以键盘鼠标的操作逻辑很容易被记住且很难被遗忘。应用到实际写作过程中,实体键盘会给你实实在在的参与感,脑细胞的每次颤动都反映在舞动的指尖之上,缠绕出踏实的文字,你的眼睛盯着屏幕里输入的内容,大脑进行二次思考,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根本没有外界影响的可乘之机。

    虚拟键盘之所以排在实体键盘之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如上所述的“控制感”和“参与感”,所以通常它只用于记下脑海中闪过的零星想法。虽然以苹果为首的智能手机厂商都在尽力优化手指触碰玻璃的体验,但终究无法和实体键盘媲美。手指按下平面,微动马达立刻给你一个细腻的震感,真的算不上令人难忘的体验。我认为如今的虚拟键盘也仅仅解决了“控制感”的问题,甚至没有顾及到控制的舒适程度,遑论“参与感”了。这很容易理解,囿于移动设备的体积,在用智能手机打字时恐怕只有两个大拇指有参与感,这直接导致了输入体验的大幅下降。毕竟谁都无法在用虚拟键盘敲出一篇中篇小说之后还敢说“虚拟键盘真好用”。

我为什么要写作

    如果你曾经被某一本书打动过,你应该就会明白我的动机。

    我读书算不上多,甚至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了解的作家很少,接触的文体很少。你若和我谈文学,我是半个字都不敢和你聊的,对于精神贫瘠这点我很有自知之明。但越是浅薄无知,我便越容易被汹涌的思潮裹挟,堕入这片海洋。使我下决心随波逐流的那个人叫刘慈欣。如果说《球状闪电》是我接触到大刘精神世界的契机,那么《三体》三部曲带给我的就是被他席卷而来的思想漩涡撕扯崩坏又重组的激烈体验。我看到智子,看到水滴,直到看到庄颜,我知道这是小说主人公的终极形态了,而我终于也明白亲手创造一个灵魂再将其湮灭是怎样畅快的事。那年我19岁,“创灵”的欲望开始蛰伏在内心深处。

    其实从萌生想法到着手做,缺的只是一个契机。现在5年过去了,中间每一次的刻意准备都是无疾而终,要么不知道主人公叫什么名字好,要么纠结于小说题材怎么选,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这时候要做的是耐心等待,等待的不是灵感,而是天选。如果有一天你像往常一样拿起笔写出了脑海里一闪而逝的念头,就在你以为只是稀松平常的随笔时不知不觉地你写出了一个名字,又写出了他说的一段话,那么不要犹豫,天选时刻已经到了。你只需要将脑海里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都写下来,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头,此时你可能已经拥有了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和相貌,还有最近他发生的一些事情,支撑你接着写下去的才是时不时冒出来的灵感。而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的“创灵”之旅。第一次“创灵”很成功,我花费一天的时间写出了三千字左右,大部分时间是在推理逻辑,小部分时间码字。我向来在看不见标准的时候愿意漠视标准,更不会主动去寻找标准然后遵守,所以一个写手一天写多少字合适这种问题,于我根本就不是问题。

2020-12-26
下一页